獸藥公司對豬丹毒研究分析
- 時間:2014-11-18 來源:迅達康獸藥
獸藥公司專家分析,豬丹毒病是由豬丹毒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、熱性傳染病,人畜共患,是嚴重威脅養豬業的一種重要傳染病,不容忽視。
獸藥專家在最近幾個月的市場服務中發現,豬的丹毒桿菌病卷土重來,先后在湖南的郴州、岳陽縣、江西的宜春等地發生小范圍的流行,給豬場帶來了較大的損失,丹毒桿菌與藍耳病、豬瘟伴發,成為種豬、生長肥育豬突然死亡的一個重要因素,許多養殖戶卻還沒有意識到該病的危害性,往往發生誤診。該病如不積極預防和治療,病死率很高,所以要對該病重新認識,加以重視。
一、流行病學
該病主要表現急性敗血癥、亞急性皮膚疹塊、慢性心內膜炎和化膿性關節炎。不同年齡、品種的豬都可感染發病,其中3月齡以上的架子豬發病死亡率最高。該病一年四季均可以發生,但尤以夏季高溫炎熱、多雨時季多發,主要通過消化道感染,常呈散發或地方性流行。潛伏期長短與病菌毒力強弱和豬的抵抗力有關,人工感染的一般為3-5天,最短的只有24小時,最長的可達7天。
二、主要癥狀與病變
豬丹毒在臨床上有急性、亞急性和慢性三型。常見的是急性與亞急性,慢性的少見。急性敗血癥型豬突然發病死亡,無明顯癥狀。
其特征是一只或數只豬突然死亡。最典型的癥狀是患豬體溫升至41-42℃、離群寒顫、躺臥、不愿站立及走動。若趕動病豬則因痛而跛行,走動僵硬。站立時垂頭、弓背。食欲減低或消失常見于大多數患豬。皮膚出現大小不等的紅斑或黑紫色疹塊,指壓可暫時退色。有的病例,疹塊中央發生壞死,久而變成皮革樣癡皮。慢性豬丹毒患畜的幾個關節可見非化膿性關節炎。
三、診斷
如果病豬皮膚呈現典型病變,現場容易診斷。一些豬場在保健用藥期間還算穩定,一旦停藥又出現散發突死病例,不易判斷。確診可通過實驗室診斷。
四、防控與治療
1、保持欄舍的清潔衛生,定期加強消毒;
2、加強飼養管理,保持通風干燥,避免高溫高濕;
3、避免飼喂霉變飼料,視原料情況每噸料中添加霉毒清1-3公斤;
主站蜘蛛池模板:
建德市|
上思县|
太谷县|
泽普县|
西平县|
元朗区|
都昌县|
尼木县|
东辽县|
丰镇市|
盐津县|
磐安县|
嫩江县|
凤台县|
柯坪县|
江津市|
聊城市|
石柱|
永平县|
漳州市|
平陆县|
文昌市|
丹凤县|
大兴区|
绥中县|
衡阳市|
湘潭市|
桂林市|
钟祥市|
白河县|
瑞安市|
商水县|
内乡县|
云南省|
辽阳市|
黄浦区|
资阳市|
临夏县|
大新县|
桃江县|
通渭县|